乘着全国两会胜利召开的春风,年全省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于3月6日在广州召开。这场“广东文旅新春第一会”,既公布了广东文旅年的“成绩单”,又描摹了广东文旅年的“施工图”。记者从会上获悉,年,广东全省接待游客8.74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1万亿元,同比增长12.4%、15.8%。年,广东文旅将重点抓好十大任务,争取在建设更高水平的文化强省和旅游强省上实现新突破。广东旅游数据耀眼实现旅游总收入1.1万亿元“年是广东文化和旅游从加力复苏转向持续繁荣、高质量发展的一年,是当之无愧的文旅大年。这一年的发展历程很不平凡。”在会上作广东文旅工作报告时,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李斌由衷感慨,并细数了广东文旅人一年来的努力与收获。此外,广州、深圳、佛山、惠州等地市局分别作了大会交流发言和提交书面发言,总结在文旅融合、文物普查、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等方面的做法与经验,成绩显著。高质量发展加力提速年,广东着力服务中心大局,文旅高质量发展加力提速。去年9月,广东省旅游发展大会召开。大会现场签约20个重点旅游项目,总投资额亿元,截至今年2月底,累计完成投资6.7亿元,较去年底增长43%。广东实施文旅投资“三个一百”计划,全省在建的重大项目共个,总投资额亿元,累计完成投资亿元。“我们以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为抓手,打造产业发展‘新引擎’。”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刘瑜梅在交流发言时提到,年,全市规上文化企业实现营收.8亿元,同比增长4%。广州还组织24个重点文旅项目签约,推进九龙湖阿那亚、长隆超级游乐园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带动文旅产业提质升级。全市在建和筹建的大型文旅项目有30余个,投资总额近亿元。去年,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如期开放,成为观众的热门打卡点。截至年年底,该中心共接待观众万人次;开展演出22场,吸引观众逾2.5万人次。乡村文旅提质增效年,广东文旅积极推动文旅赋能“百千万工程”,着眼于乡村文化重塑,积极推动乡村旅游发展,让乡村文旅提质增效。广州从化区、佛山南海区列入国家首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18个地区获评省级首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揭阳普宁英歌、湛江徐闻“菠萝的海”等4个案例入选全国乡村特色文化艺术典型案例。此外,广东还开展“游乡村促消费”广东文旅赋能“百千万工程”活动,成立省乡村旅游联盟,出台《关于促进乡村酒店(民宿)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制定等级评定标准,安排万元对认定的72家等级乡村酒店、家等级乡村民宿予以奖补。“我们以实施‘五大工程’深入参与‘百千万工程’建设,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广东省旅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大杰告诉记者,其中,通过实施“引客导游”工程,以特色线路激活县域经济。广东中旅、广东青旅累计推出余条特色线路,如罗定长岗坡红色乡村之旅等多款旅游产品,年共计出团余批次,组织游客12.8万余人次。数据显示,年,广东全省接待乡村旅游游客超5亿人次、实现乡村旅游收入3亿元,同比增长11%、23%。文旅产业活力迸发年,广东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文旅消费,文旅产业活力迸发。李斌介绍,去年,广东持续开展贯穿全年的文旅促消费活动。其中,实施年促文旅消费十大举措,重点策划开展“请到广东过大年”等品牌活动。去年春节,全省接待游客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亿元。今年春节,游客人数及旅游收入再创新高,接待游客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亿元,达到历年假期最高值。广东去年审批大型营业性演出场,提供优惠机票超万张、派发优惠门票万张、核销星级饭店和旅游民宿优惠券1.6万张、开展文艺演出进景区场,推动1.6亿辆次自驾车进乡村和景区;全省游客人均花费元,同比增长3%,较全国高出元。过去一年,佛山以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为载体,推动禅城、南海、荔湾共建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示范区。4大国家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全年接待过夜游客.5万人次。同时,引入超1亿元项目32个,广东千古情等项目成为文旅新亮点。“我们通过打造品牌活动,拉动消费增长。”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徐觅浔表示,该市开展“跟着美食去旅行”,打造出一批美食集聚区。年,该市限额以上餐饮营业额达到.56亿元,增长6.8%。文化遗产焕发光彩年,广东深化实施岭南文化“双创”工程,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取得实效。过去一年,在开展全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广东落实普查经费万元,复查调查文物3.37万处,韶关、东莞、阳江率先完成三普文物复查,全省三普文物复查率达87%,超额完成年度60%的预期目标;深入实施早期岭南探源工程,加强云浮磨刀山遗址、清远青塘遗址等考古调查与发掘,出土重要文物标本0余件;确认“南澳二号”为元代沉船;省博物馆入选央地共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省文物鉴定站列入国家文物鉴定六大区域中心,“潮人绣古城”入选第二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单;出台全国首个传承人群管理办法;实施全省非遗传承人群“种子计划”……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揭阳市积极探寻英歌“焕新”之路,推动英歌登上春晚、“舞”出国门,成为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