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美丽云浮,青春出发。为展现云浮擎旗先锋的青春城市形象,云浮市委宣传部联合南方日报于年1月起推出“云浮青春合伙人”系列报道,展现有创劲、有闯劲、有干劲的青春合伙人扎根云浮、挥洒汗水、奋力拼搏,融入云浮高质量发展过程的生动实践。
从广州到云浮,这段多公里的路程,吴珍芳不知道往返了多少次。
年至今,吴珍芳受华南农业大学(以下简称“华农”)派驻广东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温氏股份”),先后担任温氏股份研究院院长、种猪公司总经理,与云浮结下了不解之缘。
20多年来,他穿梭在校园、实验室与猪场之间,一面传道授业解惑,一面扎根基层创新突破,在种猪育种和产业化的教学、科研和应用推广上成果突出。
“云浮山清水秀,自然环境很好。特别是背靠温氏股份这样一个大型企业,有产业支撑,人才有用武之地。”吴珍芳说。
来云浮时,温氏刚开始发展养猪业
学养猪,以前在很多人看来是“没有搞头”的事情,吴珍芳却一干就是30多年,并在这片领域闯出了新天地。
年,吴珍芳博士毕业后进入华南农业大学,并被派驻广东温氏股份从事种猪遗传育种研发和技术服务工作。“当时温氏股份刚刚开始发展养猪业,自然要做育种工作,赶上了一个好的平台。”吴珍芳说,一个好的企业,让他拥有了一个发挥才能的舞台。
来到云浮,吴珍芳正式开启了与温氏共同成长的道路。
“刚来的时候,温氏股份关于猪的遗传育种是空白的,需要从头做起。”面对当时作为产业核心的原种猪几乎全依赖进口的情况,在温氏股份从事技术服务和研发的吴珍芳就想,有没有哪一天我们自己培育的品种自己用?
说干就干!吴珍芳组建了一批遗传育种的核心成员,通过与华农合作,一边在基地搞观察,另一边在实验中搞研究。年,“华农温氏Ⅰ号猪配套系”的选育工作开始了,“高效瘦肉型种猪新配套系培育与应用”项目也发端于此。
通过长期产学研合作,团队研发了系列种猪育种关键技术,自主成功培育了高效瘦肉型种猪新配套系,年通过国家审定,持续选育至今,满足了我国现代养猪产业发展和民生保障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研发关键技术,养猪成活率提升至90%
回忆起20多年前,吴珍芳表示,那时的生猪养殖条件非常差,猪舍是开放式的,温度湿度等很多条件没法掌控,夏天天热猪吃得少长得慢,受季节影响很大,生产效率很低。农户的养殖水平、设施设备的使用水平都很低,粗放饲养的情况比较普遍。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吴珍芳作为广东省生猪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带领省养猪专家团队,深入猪场、农村开展养殖技术服务,转化实用技术10多项,年均培训养猪技术人员多人次。
“以前农户养猪的成活率到85%以上就很不错了,大多数现在可以提高到90%,死亡率大幅降低。品种方面,以前养猪养到多斤,至少要-天,现在差不多缩短了20-30天。”吴珍芳说。
养猪之所以能取得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离不开研究平台和科研人才的支持。
温氏股份研究院以温氏股份为依托,与华南农业大学、中科院广州分院、中山大学合作共建,于年经广东省科技厅批准设立的广东省第二家省级企业研究院也是农业企业第一家研究院。如今,研究院实验室的仪器设备、人才招聘等都有大的改变。
年,吴珍芳获批主持筹建“国家生猪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畜禽生物育种国家地方工程中心”。他带领团队致力于中心建设,引进高层次人才,取得较好的成绩。
“之前我待在云浮和广州的时间大概各占一半,但是现在大部分时间我都在云浮。”吴珍芳说,因为以前云浮这边实验室的仪器少,有些实验只能在广州做。现在温氏股份研究院的条件改善了许多,基本都能满足实验需求。
后继有人,搭建校企合作的“桥梁”
除了担任温氏股份研究院院长,吴珍芳还是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教授,可以说是校企之间的一座桥梁。
“我们有一半学生在华农,有一半学生在温氏股份。有的学生为了科研需要,也是两边走。”他说,自己经常帮助学生对接资源,为学生提供一个做科研的平台。
吴珍芳认为,动物遗传育种研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们来到这里实习,能在基地亲身感受育种实验是怎么做的。不仅如此,做研究的进展也可以直接在试验场可以看效果,以便继续改进。
“云浮最重要的是有温氏股份这个产业支撑。当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定是需要技术和人才的支撑,研究的条件也可以持续改善。”在吴珍芳看来,一个地方有了产业,人才才有用武之地,从而促进当地的发展,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以产聚才、以产兴才,这句话在温氏股份体现得淋漓尽致。温氏股份总裁、董事梁志雄在云浮市委人才工作会议上表示,该企业目前拥有员工5万多名,其中博士86人,硕士研究生余人,高级职称专家46人,其他高层次人才人。近年每年新招录大学生约1人左右,培养一批素质优良、技术精湛的高质量人才队伍。
“做科研要踏实、勤奋、坚持,要能坐‘冷板凳’。”吴珍芳告诫年轻学子,对于科研人才来说,相比优越的外在环境,把理论和实践紧密地连接起来更重要。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出成果,研究不断,实践不断。
来源丨南方+app
编辑丨云浮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