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云浮郁南红色桂圩村的振兴密码中国小康网 [复制链接]

1#

中国小康网讯记者方怡晖通讯员叶锦生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桂圩镇桂圩村,是云浮著名红色村之一,有悠久的红色历史文化和美丽的自然景观。桂圩村作为曾经的省定贫困村之一,近年来该村通过强化*组织阵地、*员带领群众发展产业扶贫项目等举措凝聚各方力量推动和谐共治,打造了美丽乡村振兴发展新模式。

目前,桂圩村已实现全部脱贫出列,实现“后队变前队”。该村先后荣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广东十大魅力古树乡村”等称号。近日,桂圩村*总支获中共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组织”称号,是云浮市唯一获此殊荣的村*总支。

创新*员教育“五大课堂”——让理论武装入心入脑

近年来,桂圩村以*支部为引领,以县*员教育培训基地(龙岗)为主要阵地载体,创新开展*员教育培训“五大课堂”,吸引了邻近省、市直和周边县市区单位*员干部前来开展*员教育培训,累计培训多人次,强化理论指导实践综合能力。

桂圩村创新开展*员教育培训“五大课堂”

依托郁南县智慧*建平台,结合“学习强国”等平台开设“智慧课堂”,实现组织生活、培训视频直播等功能智能化、实时化;依托桂河革命纪念馆等红色阵地开设“红色课堂”,进行现场式教学,传承红色基因;依托“重走起义路、破冰行动、支前运粮”等户外拓展教学活动开设“实境课堂”,增强*员教育感染力、吸引力;依托农村*员创业实践(百香果、巴西蕉)示范园开设“技能课堂”,提升农村*员专业技能水平;依托县、镇*校及其分教点精心打造“常规课堂”,筑牢*员理论根基。

*建引领“1+3”模式——乡村振兴新意盎然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该村*总支部创新实施“*组织+社会组织+自治组织+经济组织”的“1+3”模式,构建“*组织牵头,*员带头、群众参与、其他组织配合”的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格局,充分发挥*建引领作用。

年4月,云浮市首个“1+3”*建引领模式乡村振兴促进会在桂圩村率先成立,促进会通过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活动,充分发挥出乡村治理在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中的补位和辅助作用,凝聚各方力量参与支持乡村振兴。

产业发展“三变”——强村富民有力有为

近年来,该村*总支部深化“*组织+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发展模式,通过优先聘用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贫困户土地流转租用、贫困户产业扶持资金入股等形式打造温氏肉鸡养殖场项目、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项目,组建安盛种养合作社等,逐步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促脱贫。

桂圩村打造省级中小学生研学实践营地

该村*总支创新打造龙岗村红溪谷慢生活体验区,还开展了拓展项目,红溪谷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被评为省级中小学生研学实践营地。同时,累计投入帮扶资金万元,为当地村民和贫困户提供就业机会多人次,村集体增收35万多元。通过乡村生态游和电商服务站带动村民的蔬菜、水果和编织手工艺品销向全国各地,年以来,通过电商平台销售了60多种农副产品,销售总金额达多万元,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美丽村庄“三色”——乡村旅游内涵丰富

“开门就是花园、全村都是景区”,桂圩村*总支充分运用得天独厚的“红色、古色、绿色”三色资源,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名片。

现在的桂圩村,拥有郁南(桂河)革命纪念馆、天下第一樟、龙头山森林公园、思源龙泉古井、古相思榕树群、四一八纪念亭、李光汉故居、*建文化广场、商业街、农耕民俗博物馆、一河两岸景观、田园综合体体验区等为主的旅游景点名片,基本实现“村庄园林化、庭院花园化、道路林荫化”,成为*员干部、群众游客参观学习、旅游休闲的好去处,吸引了周边省市县50多万人次前来参观学习。

基层治理“三治”——治理水平务实创新

近年来,该村探索法治、德治、自治“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模式,实施“支部领航、阳光治理”强基工程,注重健全完善相关制度,基层*组织的话语权、领导权明显提升。通过发挥乡村振兴促进会引领作用,修订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及《村规民约》,并以“卫生家庭”“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为载体,改变村民陋习。

该村先后举办了《我和我的祖国》快闪活动、《相思根·郁南情》微电影、《桂河之春》舞台剧等文化活动,组织当地50多名群众义务参演,进一步提振文化自信,厚植“诚孝俭勤和”新民风,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在疫情防控期间,桂圩村*总支全面推行“一核两化三到”微网格治理新模式,根据村人口分布及产业特色,共划分为6个微网格,每个微网格均配备*员联络员1名,覆盖全村户人,做到以点带面,织起*建引领基层治理、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两张网”,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此外,桂圩村*总支还创新工作方式,设置了“微网格”积分兑换超市,大大激发了*员群众主动参与社会治理的热情。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