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吴少龙
新时代赋予了资本市场新的定位和使命,在我国经济版图中举足轻重的南粤大地,肩负着新的使命与责任,挑战与机遇并存。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广东辖区资本市场将如何迈出新步伐,踏上新征程,砥砺再奋进呢?近日,证券时报“献礼建*百年·资本市场风景线”大型主题报道采访团走进广东,深入对话广东证监局*委书记、局长杨宗儒。
“广东辖区资本市场要朝着全面构建良性资本市场发展生态的目标不断迈进。”杨宗儒表示,广东证监局将全力推动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在广东加快落地,扎实提升监管执法效能和投资者保护工作水平,着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和重点个案风险,持续净化市场生态环境,促进辖区资本市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激发服务实体经济新动能
证券时报记者:近年来,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加速推进,基于辖区发展状况,广东证监局在推动改革落地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杨宗儒:服务实体经济是资本市场发展的根本任务。有效发挥资本市场功能和作用,需要证券监管部门和地方*府部门的共同努力。近年来,广东证监局结合自身职能,发挥专业优势,加强调查研究,及时向地方*委*府介绍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的*策动向和广东资本市场规范发展情况,重点围绕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新三板改革、退市制度改革、集体诉讼制度落地等,积极向地方*委*府建言献策。在地方*委*府的高度重视下,广东证监局配合省*府相关部门连续两年出台了资本市场重点工作计划、推进金融强省建设工作要点等文件,把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和具体措施融入地方*府工作计划,优化广东资本市场发展环境。
推进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方面,年创业板实施注册制以来,辖区新增创业板上市公司12家,27家公司创业板IPO过会,17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实施再融资,目前,辖区创业板拟上市公司达家,占辖区拟上市公司总数的63.88%(文中数据均截至今年6月末)。
推动新三板改革落地方面,辖区创新层公司保持平稳增长。目前,共有精选层公司4家,创新层公司家,较年底分别增长%、6.8%。此外,辖区还有辅导备案的拟精选层挂牌公司21家,其中1家公司已通过挂牌委员会审核待发行。
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方面,配合广东省*府出台全国首个省级*府贯彻落实国务院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意见的*策文件,举办辖区上市公司董事长培训专题班和4期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培训班;稳妥推进退市制度改革,向省市*府通报退市风险情况,推动省*府及各地市建立退市工作机制。今年以来,辖区已有3家公司实现平稳退市。
推动集体诉讼工作方面,坚决贯彻证监会*委决策部署,密切配合有关部门制定工作方案,积极支持推进集体诉讼及风险处置工作。今年4月16日,广州市中院发布特别代表人诉讼权利登记公告,这标志着首单集体诉讼试点案件成功转入特别代表人诉讼阶段。
证券时报记者:在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去年以来广东证监局在提高资本市场工作成效上做了哪些主要工作?
杨宗儒:去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东证监局认真贯彻落实证监会*委的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社会发展各项工作,采用务实管用措施支持实体经济加快复苏,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
总的来看,辖区企业上市融资保持了良好的态势。年以来,新增上市公司51家,各类企业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14亿元,其中IPO融资.08亿元,股权再融资.81亿元,发行公司债券和资产证券化产品融资.25亿元。今年上半年,辖区直接融资达.62亿元,同比增长66.91%。期间,辖区上市公司成功实施国内首单分拆子公司在A股上市、辖区企业成功在交易所市场发行首单乡村振兴专项债,还有首批基础设施公募REITs产品的发行人中,都有辖区企业参与。截至6月30日,辖区共有上市公司家,新三板挂牌公司家,此外,还有拟上市企业家。
在工作中,我们感受到,推动资本市场改革举措落地见效、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必须要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以及*府部门的工作重点密切结合,推动、支持地方*府部门不断完善资本市场发展*策环境。
支持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方面,近年广东证监局结合资本市场改革进程,持续加大相关改革*策的培训力度,提高辅导监管*策的针对性,支持地方*府完善奖补*策,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推动了一批科技型企业上市。年以来,辖区新上市的企业中,具有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有44家,占比86.27%。今年3月,广东证监局会同省工信厅、交易所、股转中心等单位联合印发《关于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挂牌上市融资服务的通知》,聚焦广东战略性产业集群,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程,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挂牌,助力广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服务乡村振兴方面,广东证监局根据广东省区域发展特点,把粤东西北地区企业和涉农企业上市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推动当地企业上市工作。年以来,粤东西北地区的6个地市共8家企业成功IPO。其中,河源市实现上市公司零的突破,清远市、湛江市、云浮市分别打破近24年、10年、8年无新增上市公司的纪录。同时,年以来,辖区新增涉农上市公司4家,涉农新三板挂牌企业3家,涉农拟上市企业7家。目前,为更好服务乡村振兴,广东证监局正配合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等相关部门起草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
证券时报记者:广期所的设立将对辖区资本市场带来哪些影响?
杨宗儒:广期所的设立补齐了粤港澳大湾区重大金融基础设施平台的短板,也为广州优化期货业生态、打造风险管理中心提供了重要契机,同时为辖区期货市场加快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
目前,广东辖区8家期货法人机构中,有7家都在广州。广州是国际商贸中心和物流集散地,物流、商贸发达,融资环境、营商环境优越,众多企业对风险管理的需求旺盛,这也为发展期货业提供了良好基础。
当前辖区期货市场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增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市场规模逐步扩大。主要表现为客户人数及权益大幅增长、投资者结构优化、市场交易持续活跃,辖区期货经营机构的综合实力、经营业绩都持续提升。二是风险管理业务稳步发展。期货公司及其风险管理子公司通过构建适应商品和金融、场内和场外、期货和现货、境内和境外需求的综合服务体系,为实体企业提供综合性的定价及风险管理服务。去年下半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辖区期货公司积极发挥专业机构作用,向受大宗商品价格影响较大的企业推广套期保值工具,通过期货市场规避价格波动风险、稳定经营成本。据统计,近一年来,辖区期货公司共为0多家化工、农产品、有色及黑色金融、橡胶和塑料制品等行业企业提供套期保值业务。
接下来,广东证监局将重点支持广期所以及辖区各期货经营机构加快发展,配合地方*府形成集聚经营机构及配套服务企业的营商环境,完善辖区期货市场发展生态。
强化“零容忍”震慑
督促市场主体归位尽责
证券时报记者:近年来广东证监局在提升监管效能、推动市场各方归位尽责方面有哪些经验?
杨宗儒:易会满主席指出,监管就是要创造良好生态,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一方面要强化“零容忍”的震慑,另一方面要推动市场各方归位尽责。去年以来,广东证监局围绕贯彻落实新证券法,用好用足新证券法赋予的监管职权,推动投资者保护制度加快落地落实,“稳狠准”打击证券期货违法违规行为,坚决贯彻落实“零容忍”方针,有效改善了辖区资本市场生态。主要是做到了四个“强化”。
一是强化监管效能。着力推进分类监管、精准监管、专业监管、科技监管和问责监管,提高监管履职能力,解决好监管协调不畅、监管冗余与监管真空并存等问题,督促辖区市场主体规范运作,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及时查处违规问题。年以来,广东证监局开展各类现场检查家次,下发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