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培养蓝领何以起争议
近些天,又有几百万新生满怀憧憬走进大学校门。而一场关于“大学该不该培养蓝领”的讨论也在校园内外热闹起来。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和北京大学副校长海闻近日在某校长论坛上的讲话提出,大学今后应该大力提倡职业教育,培养更多蓝领。本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充实到生产第一线已是大势所趋。大学面向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办学也早已是不争之理。然而,两位校长话音落地,就引来一片责问:“北大愿意培养蓝领吗?”问得海闻有口难辩:“我什么时候说过北大要培养蓝领了?”仔细查一查两位校长的原话,也确实没有把蓝领培养和北大挂钩。研究型大学和职业学院各有各的定位。导致这场讨论的“敏感神经”恐怕还是“蓝领”两字。在绝大多数家长和学生的心目中,寒窗十数载不就是为了摆脱“蓝领”的命运,在办公室有一张自己的桌子吗?这种社会心理的背后,是对普通劳动者以及体力劳动的鄙视,以及社会晋升机制的不合理——一旦当了蓝领,自己的上升空间就非常狭小。近几年,高级技工年薪超过大学教授的新闻时有耳闻,但又有多少人真的愿意往这条路上奔呢?像“抓斗大王”包起帆这样从基层工人起步,进而成长为世界知名技术专家的人又有几个呢?由此,公务员招考独木桥“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现象也就不难理解。并非就业市场上的结构矛盾没有传导到高校。大学就业难的信号早就以“考证热”等方式传导到校园里,会计证、律师证、计算机证,甚至驾驶证都成了找工作的法宝。弄得一些研究型大学的校长屡屡叹息:“我们的大学生职业意识不是太强,而是过剩。”然而,在落后的人才观念下,这种就业竞争被扭曲为学历竞争。结果,毕业生的学历越来越高,“技工荒”也越来越盛。与其讨论“大学该不该培养蓝领”,不如问一问“大学应该培养哪些素质”。这些年,无论出身于重点大学还是大专高职,毕业生缺乏敬业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普遍现象。缺乏敬业精神,使得大学生不愿脚踏实地从头做起,而离开实践这个源头,创新也无从谈起。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过程中,既需要站在人类智慧之巅的大师,更需要大批有知识、肯钻研的一线技术人员。如何引导大学毕业生愿意并乐意在“高级蓝领”的岗位上发挥所长创造成就,是各级各类高校共同的课题。而重新树立对“劳动光荣”的“蓝领文化”的尊重,更有待全社会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