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烹饪技艺里,煎炒炸煮焖炖,东南西北因地域不同也有不少的差异。
但唯有一种技法,能够难得地做到全中国的统一,那就是——“蒸”。
无需过多的炫技,也无需翻搅,食材静静地置于蒸笼内,时间一到,趁热出锅,既保存了菜肴的完整真实,更包含了鲜、香、嫩、糯等多种复合的口感,深受人们喜爱。
蒸笼,作为中国人蒸汽美食的载体,最早起源于汉代。
据传,在汉高祖时期,将军韩信行军时,以竹木制作炊具,利用蒸气蒸煮食物,避免炊烟暴露军营位置,蒸煮干粮也更易保存,这也是竹蒸笼的起源。
这种由竹子制成的圆形炊具,外表看起来平平无奇,其制作过程却蕴含着古人的智慧。
从选竹、破竹、削片、烘片、晾晒、定型、打磨……到最后的编制、成品,其选料严格,工序复杂,让这一古老的汉族手工艺品险些面临失传的危机。
然而,在广东省罗定市西部的一个小镇里,当地的农民不仅让竹编手艺重新焕发生机,还靠着编制的蒸笼等竹制产品,闷声发大财。
图源/网络
泗纶镇,这个常住人口不足5万人的粤西小镇,有2万多人在从事竹蒸笼加工事业。这里每年加工蒸笼约1.7亿只,销售收入4亿多元,创汇超过万美元,竹蒸笼的产量和出口量分别占全国同类产品的80%和85%。
也就是说,全国范围内,平均每10个竹蒸笼,就有8个产自这里。
年,“泗纶蒸笼”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泗纶镇也被誉为“中国竹蒸笼之乡”。
01
留守妇女变“蒸笼姑娘”
泗纶镇,隶属于广东省罗定市,位于粤西的云开大山地带。
这里群山连绵,土地肥沃,水资源十分丰富,自古以来盛产罗竹。
而泗纶镇用罗竹编织竹蒸笼的历史,起源于清朝嘉庆年间,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这种竹子纤维长、韧性好,且带有一股清幽的竹香味,是一种上乘环保编织材料。
但在上世纪80年代,泗纶镇的罗竹主要作用并不是编织,而是用来造纸,为当时镇上的几家造纸厂提供原材料。
随着时代的发展,镇上的造纸厂陆续停业,罗竹也滞销了。
为了解决竹子的销路问题,当时镇上和几个村的干部商议后想到,制作竹蒸笼是当地既传统又有优势的项目,如果扩大生产,不仅能解决罗竹滞销的问题,还能带动发展其他竹制品产业。
谋定后,镇上派出几名干部和竹制品加工方面的能手外出学习,带回了相关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自此,竹蒸笼产业正式在泗纶镇“落地生根”。
随着当地竹蒸笼产业的快速发展,镇上各个大大小小的村,都开始将编制竹蒸笼当成了主业。与此同时,也吸引了不少年轻人返乡创业,沈美娟就是其中之一。
和泗纶镇的大多数普通家庭一样,沈美娟家里三代人都会编制竹蒸笼,小时候的学费也是靠卖竹蒸笼换来的。沈美娟对竹蒸笼也有着不一样的情感。
大学毕业后,沈美娟同很多年轻人一样,离开了家乡去城市工作。
年,一次偶然地回乡探亲,沈美娟看到村里制作竹蒸笼的手艺人平均年龄都在50岁以上,几乎看不到年轻人的身影。
如果一直没有新鲜血液加入,这门优秀的手艺恐会面临失传。
沈美娟和村民一起制作竹蒸笼图源/广州日报
出于对竹蒸笼的热爱,也为了保护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年,沈美娟和丈夫商量后,放弃了在珠三角的稳定工作,毅然选择回乡创业。
沈美娟带领了几个“90”后,创立了竹之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专注竹蒸笼生产。
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竹之森公司从年到年,仅用了6年的时间,就将营业额从50万元发展到多万元。
年,该公司还获得了境外出口权,成为泗纶镇三家有出口竹蒸笼资质的公司之一。
图源/网络
作为一个女性创业者,沈美娟在振兴手工竹蒸笼产业之外,内心里有更深层的思考:
“如何让更多的妇女走上富裕之路,如何深入调动和发挥广大农村妇女的作用,是自己的社会责任。”
沈美娟又成立了一家竹制品专业合作社,她将村里的一些留守妇女和小作坊组织起来,统一进行技术培训后,参与到竹蒸笼制作的流程中来,由合作社给他们派料分工,完成后再由合作社统一回成品收结算工钱。
沈美娟的竹蒸笼技术培训班图源/蒸笼姑娘
现在,沈美娟的公司里,70%以上都是农村妇女,她们平时在家种种菜,其他闲暇时间就用来制作竹蒸笼,每个人一个月大约有两三千元的额外收入。
村民们看到制作竹蒸笼既不愁原材料,也不愁销路,纷纷开始投身到竹蒸笼加工行业中。更多的农村留守妇女,纷纷摇身一变成为“蒸笼姑娘”。
沈美娟公司70%都是农村妇女图源/蒸笼姑娘
现在,仅泗纶镇杨绿村一个村,就有多户农户从事罗竹生产加工。
平均每人每天可以制作20个大蒸笼或50个小蒸笼,人均年收入可达两到三万元,村内的2家蒸笼合作社年产值达万元。
一个个小小的竹蒸笼,实实在在地让当地的农民增了收,致了富。
02
电商让泗纶蒸笼的走向国内外
过去,泗纶镇的村民们制作竹蒸笼只是为了自用,少数竹蒸笼会被镇上的商户收购走,然后转卖到广州、香港等大城市。
到了改革开放以后,泗纶镇竹蒸笼产业不断发展壮大,销往全国各地,甚至跟随着华人的脚步,逐渐跨出国门,远销至东南亚、欧洲、中东、美国等地。因为原生态的选材和绿色手工加工,竹蒸笼非常符合目前全球的大健康发展方向,在国内外都十分受消费者欢迎。
在东南亚,用这种竹蒸笼蒸出的食物不但原汁原味,而且还带有一股竹子的清香,深受当地人的喜爱,马来西亚航空还将竹蒸笼作为纪念品送给游客。
在欧洲,当地人民会将竹蒸笼作为圣诞节的礼物赠送给亲友。
在国外,竹蒸笼售价也相当可观。在亚马逊上,一个直径25cm的小规格竹蒸笼,甚至可以卖到18.49欧元(约人民币元)。
目前,泗纶镇竹蒸笼出口创汇超过万美元,出口量占全国同类产品的85%,是名副其实的跨国产业。
泗纶镇所在的罗定市,也因此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竹蒸笼生产基地。然而,这并不是泗纶镇竹蒸笼产业的终极目标。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以沈美娟为代表的新一代蒸笼姑娘们,开始探索建立线上和线下、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销售模式。
泗纶镇几家较大的竹蒸笼生产企业都在阿里巴巴网注册网店,借助网络平台把泗纶蒸笼销往全国;其中,沈美娟的竹之森品牌,还入驻了京东中国特产云浮馆,通过互联网把泗纶蒸笼销往国外。
年,泗纶镇70%的竹蒸笼销售额都是来自线上。淘宝搜索关键词“竹蒸笼”,排在前面的都是来自泗纶镇的竹蒸笼
年,随着手机短视频逐渐刷屏,电商带货再一次升级。
原本不被重视的“直播带货”迎来了爆发期,什么产品都能隔着一个手机屏幕,当即下单,当天就发货,泗纶镇的“蒸笼姑娘”们自然不会错过这样的良机。
泗纶镇的竹蒸笼企业开始纷纷在抖音、快手、小红书、微视等短视频平台注册账号,目前粉丝已超过50万。
竹之森创始人沈美娟还亲自出镜拍摄竹编工艺、竹蒸笼美食内容的视频,进行宣传和直播带货。
沈美娟在直播介绍竹蒸笼产品图源/广州日报
在年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全国各行各业的线下销售渠道一片缩紧,但以竹之森为代表,开通了直播带货的竹蒸笼企业却保持了良好的运转,并在疫情后成为了罗定市最早复工生产的民营企业之一。
图源/广州日报
现在,竹蒸笼产业早已融入泗纶镇人们的日常。
这里种植了罗竹6万多亩,形成了7个蒸笼专业村,4条蒸笼专业街;有3家蒸笼龙头企业,25家较大规模的蒸笼加工厂(合作社),全镇从事竹蒸笼产业的人超过2万人。
竹蒸笼,不仅改变了泗纶镇人们的生活,还让当地找到了一条绿色发展和村民致富增收的和谐统一之路。
超级乡村研究所
泗纶镇综合评分:*部分图片素材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处理。
参考资料:
[1]《一年加工蒸笼上亿只!罗定市竹蒸笼产量占全国80%,年销售收入超4亿元》
[2]《小小竹蒸笼成就致富梦》
[3]《发扬竹编非遗,“竹之森”带领多位手艺人闯天下》
[4]《罗定泗纶蒸笼产业:从一只蒸笼到东南亚八成厨房》
[5]《泗纶镇一年加工蒸笼上亿只带动农民人均增收超2万元》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