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市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广东银行同业公会发布2020年广东银行
TUhjnbcbe - 2025/2/2 3:23:00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好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

南方网讯(记者/潘沈思)3月15日,在广东银保监局的指导下,广东银行同业公会首次组织开展“广东银行业十件大事”评审发布,全面总结年广东银行业全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推进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取得的重大成果。

据悉,此次评审活动从监管部门、会员单位共征集行业大事件。经由监管部门、媒体、高校专家及会员代表等13人组成的专家评委开展评审,严格履行相关程序,最终评定“年广东银行业十件大事”。

一、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为广东经济企稳回升作出了突出贡献

年初疫情突如其来,广东银行业牢记金融初心使命,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广东省委、省政府及中央驻粤金融监管部门要求,把做好“六稳”工作、完成“六保”任务摆在首要位置,行动迅速、措施得力。年通过开辟“绿色通道”,创新线上零接触金融服务方式,全力保障基础金融服务需求;全力支持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供应,累计为家抗疫重点企业提供优惠利率贷款.8亿元,贴息后利率不高于1.16%;落实落细延期还本付息、再贷款再贴现等纾困政策,累计为20.3万户、.78亿元中小微企业贷款本息实施延期支付,居全国之首;开展“百行进万企”活动,实地走访了4.9万户小微企业,对其中1.18万户完成授信金额.22亿元;年末各项贷款余额12.41万亿元,比年初新增1.96万亿元,增长18.71%。为广东经济企稳回升巩固经济金融大省地位,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二、农合机构改制化险全面收官,为全国贡献了广东智慧和经验

广东农合机构改革化险是打赢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的重中之重。广东银保监局主动作为,大胆探索,坚定不移推进农合机构改革,在坚守定位、保持县域法人总体稳定又适度多元的实践中,深入攻坚啃下了多个“硬骨头”,年累计批复汕头海湾、云浮郁南、汕头潮阳等10家农商行开业,特别是推动解决了汕特联社这一长达15年、全国仅剩的唯一一家二级法人社改革历史难题;配合广东省政府发行全国首单亿元中小银行资本专项债劵,帮助省内4家高风险农合机构补充资本,为彻底化解高风险机构风险、构建行稳致远、有序高效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进行了有益探索。经过三年努力,广东已全面完成了64家农信社改制工作,形成了适度管理竞争新格局,以广东模式破除农合机构风险“周期律”。

三、积极创建广东银行业金融扶贫新模式,助力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落实党中央重大战略部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也是广东实现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必须补齐的短板。广东银行业在中央驻粤金融监管部门的引领下,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履行社会责任,持续加大金融精准扶贫力度。一方面,以“产业扶贫”造新血带动发展,截至年末,涉农贷款余额1.51万亿元,增速达到17.2%;精准扶贫贷款余额达亿元,同比增长27.3%;产业精准扶贫贷款余额达.5亿元,带动逾5.76万贫困人口就业创业、实现脱贫,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25.56亿元,惠及贫困户7.78万人。另一方面,以“消费扶贫”拓渠道助力农民富裕,充分利用广东银行业网点多、客户广、网络平台便利等方面优势,创新“金融目标客户库、专属消费场景、贴身定制服务、数字化服务、直播带货”等五大消费扶贫模式,带动扶贫产品消费达4.72亿元,惠及省内外多个贫困地区近万农户农企。中央驻粤金融监管部门与银行机构精心选派大量扶贫干部进驻扶贫点,为顺利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倾注了心血,贡献了力量。

四、小微贷款余额首破万亿大关,广东银行业服务小微再上新台阶

广东是民营经济大省,民营小微企业众多,在推动广东创新发展、稳就业保民生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广东银行业努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注重服务民生,在中央驻粤金融监管部门引领与总行的全力支持下,倾情发展普惠金融,不断完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和体制机制,借助金融科技力量,创新产品、服务和业务流程,建立线上化业务模式,提高服务质效,精准滴灌小微企业,实现了小微金融服务增量扩面、提质降本,小微融资难、慢、贵得到有效缓解。截至年末,广东银行业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突破1.15万亿大关、惠及余万户,其中5家大型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长达51.47%。信用贷、续贷分别较年初大幅增长28.89%、45.68%。年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下降1.23个百分点,助力全国金融系统顺利达成1.5万亿元让利目标。普惠金融的高质量快速发展,为广东应对疫情冲击,稳住经济基本盘,全年实现经济正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深化“放管服”释放金融主体活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建设取得新成效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明确要求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以现代金融体系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广东银保监局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要求,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政策,在全国首创将自贸区南沙、横琴片区内银行业保险业行政许可简政放权事项成功推广至粤港澳大湾区内地8市(不含深圳),银行支行及以下机构及其高管的主要准入事项全面取消事前审批,实行事后报告或备案制,并同步上线“广东银保监局准入备案管理系统(湾区试用版)”,备案管理从5个工作日缩短至5分钟。广东银行业在中央驻粤金融监管部门的引领与支持下,加强粤港澳金融合作。广东地方中小法人银行得益于大湾区红利,不断发展壮大。东莞银行在香港设立子行、分行,广东华兴银行、珠海华润银行、海晟金租、华通金租等机构成功发行共百亿余元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金融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增强。广州港财务公司顺利开业,广业集团财务公司、广银金融租赁公司筹设,广州国投重组复牌工作取得重大进展。针对粤港澳三地居民均有跨境投资、配置多元化货币资产的需求,积极探索“跨境理财通”等创新业务试点,除深圳外全国首个跨境电商结算资质获批。

六、大力推动绿色金融改革,为“绿水青山”注入金融活水

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发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一,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国家三大攻坚战之一。广东银行业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积极落实中央驻粤金融监管部门的要求,建立健全绿色金融体系,优先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助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美丽广东建设。全国首家绿色金融创新中心在花都设立,多家银行机构建立了绿色信贷经营制度,通过开辟绿色通道大幅提高绿色信贷审批效率,有力推动了花都绿色金融试验区建设。7家法人机构获批发行绿色金融债券亿元,已发行亿元用于全面支持节能、污染治理、清洁能源等六大领域。截至年末,广东主要银行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余额.62亿元,同比增长26.38%,高于同期主要银行机构各项贷款增速6.73个百分点。

七、控风险、化不良,广东银行业资产质量稳步提升

防范风险是金融业的永恒主题,广东银行业贷款规模全国占比近十分之一,资产质量影响全局。广东银行业始终坚持稳健经营,严格落实中央驻粤金融监管部门的要求,把防范化解信用风险作为重中之重。事前强化风险缓释,严格信贷资金用途管理,创建信用风险动态监测机制,密切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东银行同业公会发布2020年广东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