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的人类活动史已有数十万年,云浮是目前广东境内发现最早有人类活动的地方,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不少悬案,这些悬案错综复杂、众说纷纭,让人莫衷一是。那么,云浮历史上都有过哪些悬案呢?这些悬案背后又隐藏着什么样的玄机呢?
(十四)陈璘贪黩辩
陈璘,是云浮历史上响当当的人物,他辟土开疆、出将入相的功劳和才智在云浮民间广泛流传,因而极受云浮人的敬重。陈璘在云浮人的记忆中,一直以正面形象存在着,但是翻阅历史上的官方文献,就不难发现这些文献对陈璘有诸多“不友好”的记载,《明史·陈璘传》更是评价陈璘为“贪黩”。那么,历史上的陈璘真的有不良事迹吗?
明朝官方有关陈璘事迹的记载,详见于《明史·陈璘传》中,作为国家级史乘文献,《明史》对于陈璘的评价应该算是中肯、可信的。《明史》在记录陈璘事迹时,既肯定了陈璘的才智和功劳,又记录了陈璘的贪黩。在《明史·陈璘传》的记载中,关于陈璘的不良记录共有五条:涉贪二处,贿赂二处,营求一处。另外,《明史》还记载了一个故事,就是当时三罗初建、东安甫定,陈璘役使他的部下大兴土木营建寺庙,还勒索部下出资捐建,部下怒而遂反,陈璘出兵平定之,但此事被巡抚御史罗应鹤上奏朝廷进行弹劾,朝廷遂诏令剥夺了陈璘的官职。这些记录都详见于《明史》之中,那么我们应该相信吗?我们又应该如何去看待这些记录呢?
关于《明史》记录陈璘贪黩的问题,笔者想表达一下个人的意见。首先,《明史》有多处对于陈璘的不良记录,应该不是空穴来风,如果罗应鹤弹劾陈璘一案是出自私人恩怨,那么朝廷诏令剥夺陈璘官职就是失察之举,但史书中并无任何有关陈璘自我申辩或朝中大臣为陈璘作辩护的记录,可见罗应鹤之弹劾应该是事出有因;其次,所谓陈璘“贪黩”一说,实际上是有商榷余地的,“贪”指贪财,“黩”指轻率,据《东安县志》记载,东安县建成之后,陈璘的确在城中营建了一批寺庙,但这批寺庙都有安定人心、引人向善的作用,是有助于推动民众意识形态的凝聚的,史书说陈璘贪黩,应该就是指陈璘役使、勒索部下营建寺庙而引起兵变之事,并不是指陈璘勒索、敲诈百姓,所以陈璘算不上是贪官;再次,陈璘虽然一度被罢官,但是很快又被起用,先后任御倭总兵官、湖广总兵官、广东总兵官、左都督、光禄大夫等职,在逝世后又被追赠为一品太子太保,获得朝廷祭葬、世袭指挥使、荫封百户的殊荣,还有明神宗亲撰对联褒奖,这就说明陈璘的问题并不大,就连当时的朝廷都对其尊崇有加;最后,陈璘终生建立功勋无数,如拓三罗、建州县、靖倭寇、安朝鲜、定播州、征皮林、绥贵州等等,这些辉煌事迹都值得人们传颂千古,所以陈璘是民族、国家的英雄,他为民族、国家的事业贡献了毕生心血,至于有些人用《明史·陈璘传》对陈璘的不良记录去诬蔑陈璘是贪官、否定陈璘功绩,那完全是一种丧失理智的行为,应该予以严正辩驳。
当下有大多数中国人对于历史人物的臧否都持有一种“黑白思维”,就是过于绝对地认为不是白色就是黑色、不是好人就是坏人,所以他们都会把他们所认为的好人都无限完美化,又把他们所认为的坏人都无限罪恶化,忽略了人性本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从而往往塑造出与历史真实违和的人物形象。在对待历史人物臧否的问题上,无论从坚持真理的角度出发,还是从教育后代的角度出发,这种片面的“黑白思维”都是不可取的,我们一定要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进行评价、宣传、弘扬,对待陈璘如此,对待任何一位已经作古的历史人物亦是如此,这对于我们民族、国家自身的进步和发展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作者:周业锋
周业锋热爱三江文化,支持文化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