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市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瞭望丨养老试水公建民营新华社客户端
TUhjnbcbe - 2024/5/8 19:30:00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李雄鹰陆华东
  
  养老机构公建民营模式,盘活了闲置资源,能为老年人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但在实践中仍面临多重难题
  
  

4月23日,浙江省长兴县太湖街道新开河村居家养老中心,孩子们在为老人读书徐昱摄/本刊
  
  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的高低,关系着2亿多老年人的晚年幸福,也牵扯着每一个家庭。
  
  为破解部分公办养老机构设施落后、服务质量低下、入住率不高等问题,全国多地探索养老机构公建民营模式,即由政府出资兴建养老机构的基础设施,再用招标方式,让社会组织或服务团体来进行具体管理运作。这一模式既盘活了闲置的养老资源,又能为老年人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然而,受制于相关法律法规实施细则尚不明确、运营机构盈利与兜底保障之间的矛盾、适老化改造成本较大等问题,这一模式发展仍刚刚起步。多位受访业内人士建议,需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探索公建民营多样化实现形式。
  
  借力社会资源盘活养老机构
  
  五人护理式房间、配置医用地板胶和医用护理床、设置无障碍通道和无障碍卫生间……走进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建成镇敬老院,记者看到,各种适老化设施一应俱全。建成镇敬老院的转变,得益于该县年开始推进的养老机构公建民营改革。
  
  记者在广东省民政厅了解到,广东率先推进区域统筹打包改革模式,以县(市、区)为单位,将辖区内区域性敬老院、乡镇敬老院等公办特困供养机构,统一打包成一个项目,交由社会运营方管理。截至今年4月,改革试点共引进社会资金5.2亿元,升级改造护理型床位张,机构管理和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长寿星养老服务中心位于江苏省如皋市丁堰镇,主要服务农村老人。年,中心进行公建民营探索。中心负责人顾秀芳说,社会力量介入后,管理方式更加灵活,升级改造了院内设施、引进专业化团队,提高了服务质量,现在社会寄托老人每年都在稳步增加,原先入住率不高的养老院正在被逐步盘活。目前,入住的多位老人中,政府兜底的五保老人和社会寄托老人各占一半。
  
  在江苏,公建民营改革正在推开。截至年底,江苏共有社会办养老机构床位18.61万张,公办民营机构床位数11.51万张,社会办居家社区养老床位数12.78万张,占养老床位总数的65%。
  
  广州市南沙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认为,公建民营模式有多重优势,对政府来说,减轻了人力和资金投入,可以集中精力做好裁判员角色;对民营机构来说,以轻资产进入养老行业,按照规则、标准做好服务,有助于提升养老机构的服务和管理水平;对老人来说,在享受政府指导价的同时,能获得更高质量的养老服务。
  
  公建民营刚刚起步
  
  养老机构公建民营模式在越来越多的地方推开,但记者调研发现,这一模式仍处于起步阶段,还面临多重难题。
  
  一是,相关法律法规实施细则不明确。
  
  “在标准化建设、市场准入等方面还缺乏相应规范标准。例如,国有资产由社会力量运营,法人该如何登记?这一空白给日常管理增加了困难,在接受社会捐赠时,就容易遇到问题。”广州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相关负责人说。
  
  公建民营是养老行业发展的主流方向之一,国家和省级层面已出台了多项指导意见。但多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还缺乏更为清晰、具有标准意义的顶层设计,期待能建立完善具体化制度设计和保障性法规。
  
  二是,运营方追求利润的需求与政府兜底保障的要求有待平衡。
  
  有研究者认为,公建民营养老机构兼具公益性和商业性,如何让其既保持微利空间,又能发挥兜底保障作用,在实践中还存在难题。
  
  “如何确定合适的投资回报率,又承担兜底功能,该以多大的比例向社会开放运营,这些问题不解决,将影响公建民营模式发展。”北京幸福颐养医疗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谢晓东说,对运营机构来说,若完全依靠政府购买或补贴,就有可能亏损,国家允许公建民营养老机构提供个性化服务,但还缺乏明确的定位与标准设计。
  
  三是,在农村地区推行公建民营模式困难仍然较大。记者发现,目前公建民营模式探索仍主要在城市,一些社会机构对运营乡镇敬老院仍持观望态度。
  
  华邦美好家园养老集团副总裁王伟说,一方面,受制于传统观念,农村老人更倾向于居家养老,选择到养老机构的比例较低;另一方面,因地理位置偏远,城市老人也不愿到农村养老院生活,这影响了农村养老院的入住率和盈利空间提升。
  
  四是,适老化改造遭遇成本制约。例如,广东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反映,广东现有特困供养床位约10万张,但由于基础设施落后、运营经费缺乏、管理服务水平较低,无法满足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护理需求,亟需进行适老化改造,并引入专业护理团队。但是,全省改造资金约需50亿元,各级财政难以承担,专业护理人员引进也面临难题。
  
  探索多样化实现模式
  
  多位受访者建议,应完善法律法规、探索多样化实现模式,多措并举,促进公建民营养老模式健康持续发展。
  
  完善法律法规,明确公建民营养老机构主体地位。业内人士建议,应从国家层面出台完善公建民营养老机构改革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对机构性质、职能定位、操作规程、收费标准等进行规定,提升其主体地位;可建立分类收费机制,即针对三无、低收入低保对象的政府兜底床位,针对失独、困难老人的政府定价床位,针对运营方登记性质定价的市场调节价床位。
  
  探索多样化实现与多种经营模式。例如,目前,广东公建民营养老机构有三大模式,即公建委托运营模式、政府与社会力量合作(PPP)模式、整体打包委托运营模式。在广东云浮市郁南县,县内公办养老机构整体打包委托给专业公司运营,解决了部分运营机构“挑肥拣瘦”的问题,运营机构也能实现收益。
  
  针对部分公建民营养老机构经营困难问题,江苏南通市北护理院院长陈建群建议,运营方可以开拓普惠、中等、高端兼具的多层次养老服务,加快提升医养结合水平、探索机构+社区服务模式,通过提高服务质量实现盈利;政府也应适时给予政策倾斜,特别是帮助运营机构解决养老专业人才的保障问题。
  
  加强政府监管,完善行业标准。为防止养老市场鱼龙混杂,广州市南沙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建议,应从服务质量、日常管理、场地安全等角度,对第三方运营的公建民营养老机构加强监管。
  
  江苏怡华养老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桂华建议,应进一步完善推动行业规范,鼓励养老机构品牌化、连锁化、差异化发展。多位业内人士建议,除承担监管人角色外,政府还应加强市场准入公平性机制建设,让真正想做事、能做事的专业机构有更多机会参与养老事业。

1
查看完整版本: 瞭望丨养老试水公建民营新华社客户端